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诗考题

张谓《同王徵君湘中有怀》诗词阅读标准答案附翻译赏析

编辑:小普    来源:普贤居

本篇阅读赏析名为:张谓《同王徵君湘中有怀》诗词阅读标准答案附翻译赏析,是由普贤居文化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 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 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 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 何日复同游?

注释
①王徵君:姓王的徵君,名不详。徵君,对不接受朝廷征聘做官的隐士的尊称。
②书帙(zhì):书卷。《说文》:帙,书衣也。[3]
③偏宜:只适宜。
④京洛:京城长安和洛阳。

(1)请说说首联在诗中的作用。(2分)
(2)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3)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所蕴涵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一方面紧扣标题写景,另一方面又融情于景,引出后面的怀人念远之意。(言之成理即可) 洪培欣语文网
    (2)虚实结合的手法。“万里梦”,点明空间,魂飞万里,极言乡关京国之遥远,这是虚写;“五更愁”,点明时间,彻夜萦愁,极言客居他乡时忆念之殷深,这是实写。(能答出一种手法、言之成理即可) 
    (3)尾联写道:我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一起畅游?作者以问句的形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与亲人朋友相聚不能的无奈和惆怅之绪。(言之成理即可)

翻译:
八月洞庭湖是一派秋色,潇水和湘水缓缓北流入洞庭。不能回家乡,只能在万里之外做返家之梦。离家远游之客五更梦醒,更加寂寞忧愁。不用打开书套,只想登上酒楼。我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一起畅游?

赏析: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又名《同王徵君洞庭有怀》,是唐代诗人张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叙述了诗人久出未归的思乡之愁,无心看书,上楼饮酒,再想到京洛友人,更是急切想与之同游,一片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全诗文字通俗,平淡自然,不事雕琢,有淡妆之美。
张谓的诗,不事刻意经营,常常浅白得有如说话,然而感情真挚,自然蕴藉,如这首诗,就具有一种淡妆的美。
  开篇一联即扣紧题意。“八月洞庭秋”,对景兴起,着重在点明时间;“潇湘水北流”,抒写眼前所见的空间景物,表面上没有惊人之语,却包孕了丰富的感情内涵:秋天本是令人善感多怀的季候,何况是家乡在北方的诗人面对洞庭之秋?湘江北去本是客观的自然现象,但多感的诗人怎么会不联想到自己还不如江水,久久地滞留南方?因此,这两句是写景,也是抒情,引发了下面的怀人念远之意。颔联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然而却时间与空间交感,对仗工整而自然。“万里梦”,点空间,魂飞万里,极言乡关京国之遥远,此为虚写;“五更愁”,点时间,竟夕萦愁,极言客居他乡时忆念之殷深,此为实写。颈联宕开一笔,以正反夹写的句式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愁情:翻开爱读的书籍已然无法自慰,登酒楼而醉饮或者可以忘忧?这些含意诗人并没有明白道出,但却使人于言外感知。同时,诗人连用了“不用”、“偏宜”这种具有否定与肯定意义的虚字斡旋其间,不仅使人情意态表达得更为深婉有致,而且使篇章开合动宕,令句法灵妙流动。登楼把酒,应该有友朋相对才是,然而现在却是诗人把酒独酌,即使是“上酒楼”,也无法解脱天涯寂寞之感,也无法了结一个“愁”字。于是,结联就逼出“有怀”的正意,把自己的愁情写足写透。在章法上,“京洛满”和“水北流”相照,“同游”与“为客”相应,首尾环合,结体绵密。从全诗来看,没有秾丽的词藻和过多的渲染,信笔写来,皆成妙谛,流水行云,悠然隽永。
  淡妆之美是诗美的一种。平易中见深远,朴素中见高华,它虽然不一定是诗美中的极致,但却是并不容易达到的美的境界,所以梅圣俞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清雅中有风骨,素淡中出情韵,张谓这首诗,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本篇内容由普贤居文化网【puxianju.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普贤居文化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

梦见

星座测算

2022十二生肖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