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古文阅读标准答案解析及译文解析
编辑:小普 来源:普贤居
本篇阅读赏析名为:“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古文阅读标准答案解析及译文解析,是由普贤居文化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古文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崇祯元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 部事。南京诸僚多忠贤遗党,是年京察,三俊澄汰一空。京师被兵,大臣大获谴。南粮岁额八十二万七千有奇,积逋至数百万,而兵部又增兵不已。三俊初至,仓库不足一月饷。三俊力祛宿弊,纠有司尤怠玩者数人,屡与兵部争虚冒,久之,士得宿饱。考绩入都,留为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帝以阴阳愆和,命司礼中官录囚,流徒以下皆减等。三俊以文武诸臣诖误久系者众,请令出外候谳。因论告讦株蔓之弊,乞敕“内外诸臣行恻隐实政。内而五城讯鞠,非重辟不必参送法司;外而抚按提追,非真犯不必尽解京师;刑曹决断,以十日为期”。帝皆从之。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二》,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不悦/召三俊/责之/对不屈/宗周复言/三俊欲俟部院考后/第其优劣纯疵/恭请钦定若但以奏/对取人安能得真品/帝不从/由是幸进者众
C.帝不悦/召三俊责之/对不屈宗周/复言/三俊欲俟部院考后/第其优劣纯疵/恭请钦定若但以奏/对取人/安能得真品/帝不从/由是幸进者众
恭请钦定/若但以奏对取人安能得真品疵/帝不从/由是幸进者众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御经筵,讲官黄景昉称三俊至清,又偕黄道周各疏救。(5分)
(2)时值考选,外吏多假缮城、垦荒名,减俸行取。(5分)
参考答案
4.B(解答时,先找出人名,确定“帝”是整个事件的组织者,再根据“召”“对”“言”和虚词“之”“安”等的用法,即可断句。 )
5.C(“疏”属于议论文,以议论为主。)
6.A(根据原文可知,郑三俊“淘汰魏忠贤的遗党”在先,“纠察有关部门中尤为玩忽职守的数人”在后。)
7.(1)皇帝驾临御前讲席,讲官黄景防称赞郑三俊很清正,又偕同黄道周各自上疏相救。(关键词“御”“偕”“疏”各l分,大意2分。)
(2)当时正遇上考核选拔官员,地方官员多假借修城、开荒的名义,减少俸禄经保举调任京职。(关键词“值”“假”“行取”各1分,大意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崇祯元年,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同时掌管吏部事务。南京众官多是魏忠贤遗党,这年朝廷考核京官,郑三俊把他们全部淘汰了。京城遭受兵乱,大臣受到重罚。南方粮食每年交纳数额为八十二万七千多,积欠至数百万斤,但兵部又不停地增加士卒。郑三俊刚到时,仓库里仅有不到一个月的粮饷。郑三俊极力清除积久的弊政,纠察有关部门中尤为玩忽职守的几个人,多次与兵部因士兵虚数冒领的事争执,一段时间以后,士兵得以常饱。
政绩考核时进人京城,留任刑部尚书,被加封为太子少保。皇帝认为阴阳失和,命令司礼中官登记囚犯,判处流放徒隶以下的都减轻刑罪等次。郑三俊认为文武众臣中因被别人牵连而长久被囚禁的人很多,请求命令他们出外等候审判定罪。于是论说告发株连的弊端,乞求下命令“朝廷内外众臣施行怜悯政治。在京内五城审讯,不是死罪不必报送掌管司法刑狱的官署;在京外巡抚巡接控制捉拿,不是情真罪实的犯人不必全部解送京城:分管刑事的官员断案,以十日为期限”。皇帝听从了他所有的意见。
当初,户部尚书侯恂因屯豆一事获罪入狱,皇帝想重重治他的罪。郑三俊多次上报审判定罪的结果,都不合皇帝的心意。进谗言的人说候恂与郑三俊都是东林党人,郑三俊想要歪曲破坏法律释放罪人。有盗贼在工部钱局的墙上挖洞,朝廷命令审察头目的罪行,郑三俊也拟定判处轻罪。皇帝大怒,夺了他的官职交司法官员处置。应天府丞徐石麒恰好在京城,他上疏极力相救,触犯旨意遭到严厉斥责。皇帝驾临御前讲席,讲官黄景防称赞郑三俊很清正,又偕同黄道周各自上疏相救。皇帝不采纳,严厉斥责郑三俊欺骗自己。因郑三俊没有贪污营私,朝廷命令他出狱等候审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又救他,大学士孔贞运等人又为他说话,才允许发配来赎罪。
十五年正月,朝廷下诏令恢复他原来的官职。恰逢吏部尚书李日宣获罪,就命令郑三俊取代他。当时正遇上考核选拔官员,地方官员多假借修城、开荒的名义,减少俸禄经保举调任京职。都御史刘宗周上疏议论此事。众人就攀附周延儒,周廷儒嘱托兵部尚书张国维以懂得军事推荐这些人,皇帝就想召见他们令其回答问题后亲自提拔。郑三俊说:“考核选拔官员,是部、院的事务,天子尚且不能专任,何况是枢部呢?请求先考核审定,再请圣上裁决。”皇帝不高兴,召郑三俊责问此事,郑三俊应对不屈服。刘宗周又说:“郑三俊想等部、院考核审定后,排列出优劣好坏,再恭请圣上决断。如果只是凭借当面回答圣上提出的问题就选取人,怎能得到真正的人才呢?”皇帝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因此侥幸被选上的人很多。
郑三俊为人端庄严谨、纯正清明,在朝廷上正气凛然。只是推荐吴昌时为下属,颇被世人指责。当时文选缺郎中,仪制郎中吴昌时想得到此官职。首辅周延儒在皇帝面前极力推荐吴昌时,并且把他托付给郑三俊。其他辅政大臣以及谏官也多称赞吴昌时的贤能,郑三俊就请求调吴昌时任此官职。皇帝特意召见郑三俊询问,郑三俊又依从众人心意来回答。皇帝点头同意,第二天便下达任命之令。从别的部调选郎,以前没有过这种现象。皇帝讨厌谏官不称职,想多加淘汰,曾把这个想法告诉过郑三俊。郑三俊与吴昌时商量放出给事四人、御史六人出京外任。给事、御史群情激愤,议论纷纷。说吴昌时扰乱制度玩弄权术,接连上奏章极力攻击吴昌时,一并诋毁郑三俊。郑三俊恳求退休,皇帝下诏允许他乘坐驿车归家。国家发生变乱后,他在家居住十多年才去世。
本篇内容由普贤居文化网【puxianju.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普贤居文化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
你可能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