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
盖氏
分布地区
渔阳郡:秦朝时期置渔阳县,其时地在今北京密云西南一带地区。
安阳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正阳西南。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
历史来源
盖(Gě,Gài 盖)姓源出
1.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公族大夫王欢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盖氏族人大多尊奉王欢为得姓始祖。该支盖氏正确读音作gě(ㄍㄜˇ)。2.源于各少数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该支盖氏正确读音作guó(ㄍㄨㄛˊ)。3.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该支蒙古族、满族盖珠氏汉化盖氏读音皆作gài(ㄍㄞˋ)。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格佳喇氏,亦称葛加尔氏,满语为Gegiyala Hala,世居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盖氏、葛氏等。该支满族格佳喇氏汉化盖氏读音作gài(ㄍㄞˋ)。
得姓始祖
王欢。根据《古今姓氏书辩证》上的记载,盖,原来是以古地名,古音多念(Gě 音),战国时齐国大夫王欢被封食采于盖邑,所以子孙以邑为姓,而姓了盖。到了东汉末年及南北朝时期,在我国的北方,又出现两支盖(Gài)氏。根据《魏书》的记载,庐水的胡人有盖氏,又有盖楼氏改复姓为单姓盖氏,因此盖姓又有少数民族血统。根据《姓苑》记载,盖氏望族出于渔阳、洛阳。古代的盖邑,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内,盖氏家族就发祥于此。盖氏除了以战国时期的齐大夫所传的后裔为主流外,还有两支外来的组成部分,不过,经过多年的融合,早就不分彼此了。望族居于安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泌阳县西。而《百家姓》上则注明是汝南郡,即今天的河南省汝南县。盖氏后人尊王欢为盖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盖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二十六位,人口约二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左右。盖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地名为盖(今山东省沂水县),后来齐国大夫王宽被封在盖,其子孙取邑名为姓,称为盖氏。据古书记载,历史上在战国时魏国曾出过盖娄氏,后来盖娄氏却未能流传下来,理应都已改成了他姓,或者简化成了“盖”姓(因在后期的同地出现了盖娄氏改为盖氏的例子),成为盖氏的又一支源。根据《姓苑》记载,盖氏望族出于渔阳、洛阳。古代的盖邑,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内,盖氏家族就发祥于此。盖氏除了以战国时期的齐大夫所传的后裔为主流外,还有两支外来的组成部分,不过,经过多年的融合,早就不分彼此了。望族居于安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泌阳县西。而《百家姓》上则注明是汝南郡,即今天的河南省汝南县。今山东省的潍坊市峡山区、莱阳市、东营市广饶县、垦利县、滕州市、乐陵市、威海市、德州市宁津县、青岛市,辽宁省的沈阳市、大石桥市、盘锦市、瓦房店市、抚顺市、辽阳市,吉林省的扶余县,黑龙江省的大庆市、佳木斯市,四川省的乐山市,贵州省的毕节市,山西省的小云南,江苏省的苏州市、丰县、淮安市楚州区、扬州市宝应县,天津市的滨海区,河北省的泊头市、行唐县、承德市、枣强县,陕西省的富平县,北京市,湖北省的黄石市,上海市,安徽省的亳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盖氏族人分布。
堂号
渔阳堂:以望立堂。安阳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崇贤堂:唐朝时候,盖文达、盖文懿兄弟二人都是名儒,人们见他一门多士杰,因称“二盖”。盖文达博览群书,尤其精于三家《春秋》,由文学殿学士升谏议大夫,拜崇贤学士。盖文懿为国子监助教,晓譬密征,远近敬仰,拜国子博士。
多士堂:同上。
字辈排行
辽宁瓦房店盖氏字辈:“毓绎景龙曾清铭林世成”。贵州毕节盖氏字辈:“天开良善永振朝纲家学鸿声”。
江苏丰县盖氏字辈:“昭成树(宏)士(正)增(大)志(天)兴兆(有绍)宪(明)秀(玉)福(荣文)履(世)厚德为本守忠恕传家广继恩启瑞永乐庆征祥”。
江苏徐州盖氏字辈:“云如从仁义礼至信”。
盖氏北五三支字辈:“奉凌景学……”
天津盖氏一支字辈:“凤奎玉……”
家族名人
盖 延:东汉虎牙将军。身长8尺,弯弓300斤。彭宠为太守时,任营尉。后与吴汉归光武,拜偏将军,从平河北。光武即位,封盖延为虎牙将军。盖文达、盖文懿:唐朝的两位学者,研究儒学,当时称为“二盖”。
盖寓:(?-902年),唐蔚州(今张家口蔚县)人。《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