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洛阳立夏吃什么 有什么说法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洛阳立夏吃什么 有什么说法,仅供参考。

  立夏节气,在民间也被叫做是“春尽日”,这是一种非常浪漫的叫法,因为立夏这个节气就是春天远去、夏日来临的标志。在立夏,民间各地都有着不同的说法和讲究,每个地方在这天要吃什么都是根据当地的习俗发展而来的。那么洛阳立夏吃什么?有什么说法? 洛阳立夏吃什么 有什么说法   洛阳立夏吃什么
  洛阳立夏吃立夏馍和光饼。
  立夏馍
  河南民间相传,吃立夏馍可防热抗暑,消夏除灾,不然就要苦夏,生赖多病。当地在过年时,家家都要留几个蒸馍,挂高墙外晒干风干,以备作立夏馍时用,一到立夏那天,把过年留下的干蒸馍用水泡透,挤出水,加面粉,掺在鸡蛋和韭菜里,搅拌成糊状,再用油煎炒后食之,即为吃立夏馍,寓意全家安全度夏。
  光饼
  在河南光州(今河南潢川)也有一种炭火烧烤的“火烧馍”(“烙馍”)。它是将面团和好、切块、搓圆压扁,然后刷水贴在炭炉烧烤。有甜的、有咸的、有不甜也不咸的,外观、色泽、大小都与福州光饼一模一样,只是少了饼中心用以穿线的那个孔。唐代光州,中原南迁的福州人族谱记载其祖先来自光州。可以推断,自从唐开始,福州便有了“火烧馍”(“烙馍”),因来自光州而称“光饼”。 洛阳立夏吃什么 有什么说法   有什么说法
  民间大多数古代节日习俗源于古代祭礼。殷商时代的宾日、饯日仪礼是每日都举行的,到了周代,祭日仪礼有了变革,被安排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样的季节转换时节举行。
  据《礼记·月令》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这种迎夏的仪式是很庄严很隆重的。过去,民间还常以立夏的阴晴测一年的收成,认为立夏这一天下雨最好。民谚有“立夏不下,旱到麦罢”和“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之说。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梦见

星座测算

2022十二生肖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