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徐州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 吃什么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徐州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 吃什么,仅供参考。
当人们过端午节的时候,都会想起屈原投江的故事,根据民间的说法来看,我们现在过端午的两大重要习俗,吃粽子和举行龙舟竞赛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诞生出来的。当然,也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是如此,苏州的人们过端午纪念的不是屈原,而是伍子胥。那么徐州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吃什么? 徐州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徐州端午节的由来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的,又称诗人节,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徐州端午节的风俗有插艾条、贴葫芦、绣五毒鞋、穿五毒衣等。
插艾条、贴葫芦
徐州过端午节有在大门的两侧插上艾条的习俗。除此之外,以往每到端午节,人们还在两扇房门上贴上用彩纸剪成的葫芦图像,葫芦的底座则是压牢的“五毒”。古时指的是:蝎子、蛇、蜈蚣、壁虎和蟾蜍。葫芦古代用它作为盛药物的器皿,葫芦又是福、禄的谐音,因此,贴葫芦的习俗是祈盼福禄寿,保全家平平安安。 绣五毒鞋、穿五毒衣
徐州旧俗,农历四月下旬起,各家开始为儿童制作五毒衣与五毒鞋。五毒衣为杏黄色布缝制而成,上面绣着蝎子、蜈蚣、蛇、壁虎的图形,小些的孩子,还要缝制杏黄色肚兜。五毒鞋以绿缎子为鞋面,鞋面头脸处绣一大蛤蟆头,鞋帮处绣上另外四色毒虫形象。
端午节这天,儿童起床后一律穿五毒衣,登五毒鞋,脖下戴香荷包或五毒葫芦,手上系百索。以为可以避瘟气,驱毒虫,祛灾防病。中午家宴时,饮雄黄酒前,先把酒抹在儿童的鼻孔、耳朵、肚脐、腰眼、手心、脚心等处。抹好后,儿童身穿五毒衣,脚登五毒鞋,手持艾枝作驱邪鞭,以菖蒲为斩妖剑,跳跃嬉戏一番。 吃什么
徐州端午节吃粽子、鸡蛋等。
吃粽子
端午节,徐州人是要吃粽子的。以往徐州的粽子很少用糯米,用的是当地农村生产的黍子(淡黄色,比小米稍大,有粘性),粽子馅取的是皮薄、肉厚、味甜的徐州红枣;就连粽叶也是采用当地石狗湖(云龙湖前身)近郊河道生长的芦苇叶,从而构成了口感好、味道甜、清香浓的特点。
吃鸡蛋
相传以鸡蛋象征着龙蛋,是对曾经伤害过屈原尸身的龙的一种惩罚。旧时徐州百姓,都住在四合院里,远亲不如近邻,如同一家人似的,谁家把粽子、鸡蛋先煮好了,就争先给邻居送去先品尝,显示出睦邻和盛情,在节日气氛的烘托下,格外显得欢欢喜喜、其乐融融。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