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延安正月十五社火习俗是什么 有啥特色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延安正月十五社火习俗是什么 有啥特色,仅供参考。

  要知道,一个地方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就是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了,尤其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要吃汤圆看花灯,但是在有些地方,却有着一些比较特殊的习俗,例如延安的社火。那么延安正月十五社火习俗是什么?有啥特色? 延安正月十五社火习俗是什么 有啥特色   延安正月十五社火习俗是什么
  在陕西延安,人们在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习俗就是社火表演。
  社火是流传于陕西省传统民间习俗,主要流传于陕西地区。“社火” 在陕西也叫“社虎”,是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农耕文化传统中,社火是历史最古远、内涵最丰富、规模最宏大、气氛最热烈的一种民俗文艺形式。其热烈的程度真可谓黄土高原上的狂欢节。故其称谓又演变为更具有狂欢意义的“社火”——社人欢乐火腾。
  社火也常被人们叫做“看戏”,即“哑剧”。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进行游展,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是脸谱。社火脸谱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发,用日月纹、火纹、旋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表现人物的性格。以色彩辨认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色为正,金银为神妖。
  陕西社火的种类繁多,有步社火、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等。 延安正月十五社火习俗是什么 有啥特色   有啥特色
  在延安,正月十五还有一个特色的习俗叫转九曲。
  “转九曲”亦称“九曲会”、“灯游会”,盛行于延安、榆林等地区。每年正月十五日前后举行,吴堡一带则把会期定为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天。古时的“转九曲”是一种祭祀老子的宗教活动,有许多迷信讲究。现在人们相信科学,不相信神灵了,只把“转九曲”作为一种娱乐和健身的体育活动。“转九曲”阵地的摆法,是按传说中姜子牙《黄河阵》的阵势,在广场上设东、南、西、北、中等九门,九门连环在一起。将360根高粱秆等距离的栽成一个四方形的阵图,叫做“柱头”。
  再将柱头与柱头用高粱秆连接起来,安放367盏灯。中间柱头安放七盏灯,叫做“七星灯”。就整个形势看,九曲就像一座很大的城廓。九曲十八弯,没有重复的路径。这大城廓内又有九个小城廓,小城廓的门径,走向也各不相同。转九曲只能顺着围墙顺序前进,只许前进不许后退,也不准转弯抹角。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梦见

星座测算

2022十二生肖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