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梅州除夕夜炮仗习俗是啥 客家人怎么过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梅州除夕夜炮仗习俗是啥 客家人怎么过,仅供参考。
过年的时候,在乡村里的人们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烟花爆竹,这是过年最少不了的。毕竟从烟花爆竹的发明起源来看,就是因为过年而产生的。那么梅州除夕夜炮仗习俗是啥?梅州有很多的客家人,那么梅州的客家人怎么过除夕? 梅州除夕夜炮仗习俗是啥在梅州,除夕夜是一定要放鞭炮的,而且要放很多。为了准备迎接新年,在过去乡下村子里锣鼓喧天,鞭炮放得特别多。晚上一家老小团坐一桌吃“年饭”,饭后还要给小孩子发“扎年钱”。
等守岁过了12点,迎来了新年春节,是新年的一年开始,天还未亮,到处也都会燃放鞭炮,人人说好话,互相道贺。
除此以外,梅州在除夕夜的习俗还有祭祖,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挑着竹装的三牲、斋果、酒、菜等,到祖祠祭祖。 客家人怎么过
在梅州的客家人,在除夕这天,中午一些孩子就开始洗澡换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则会在准备好放满“三牲”、“斋盘”的竹篮,来到祖祠祭拜祖先,这是过年非常隆重的一项仪式,借此表达人们对先祖的缅怀之情,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才慢慢洗漱换上新衣服。
吃团圆饭时,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吃过团圆饭将会给老人、小孩发压岁钱。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梅州的除夕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