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朔州正月十五老杆是什么 怎么过元宵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朔州正月十五老杆是什么 怎么过元宵,仅供参考。
大家都知道,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也都各不相同。如果要想感受各地这种差异,那么可以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亲自感受一番,尤其是那些当地独有的风俗习惯。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那么朔州正月十五老杆是什么?怎么过元宵? 朔州正月十五老杆是什么老杆是一种烟火,是朔州正月十五的一种特色习俗。
老杆由一根大柱子竖起来,两边绑上各种烟花,要绑上十二层,每层代表一个月,寓意十二个月,上面还要绑上一个四方形的斗子,启示开年红红火火。
燃放时,在一个较远隐藏的地方设置一个机关,和老杆的最下层引线连接,采用喷射点燃引线的方式,听到“嗖”的一声响,一股火苗冲向老杆引线,沙沙的焰火逐渐燃烧开来,第一层老杆燃起来了,秧歌队伍的锣鼓声响起了,舞龙耍狮的队伍围绕着老杆闹腾旋转追逐舞动起,焰火烟花节节高升逐层的点燃,直冲斗子,燃放声爆竹声直穿苍穹,锣鼓声的加紧,转圈的秧歌脚步的加快,漫天飞舞的花弹炮仗,浓烈的火药味直飘人群,欢呼声,喝彩声不绝于耳。鼓声的沉闷,锣声的放缓低沉,焰火烟花渐渐消退停止,这一晚的烟花燃放结束。 怎么过元宵
在朔州,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原为汉代祭祀太乙神的遗风。到隋唐发展为群众性的观灯夜游和载歌载舞的盛会。演变至今成为传统节日,1949年后又增加街头文艺、灯展、烟火等新的内容。十四、十五、十六日晚,城内机关、学校等单位垒旺火,各家门前悬挂各种彩灯。县城灯火最盛,街面门庭均以各样彩灯装饰,每晚在大街广场点焰火,形式有老杆、斗子、鹅下蛋、猴子尿尿、九连灯等,点燃时文艺队伍欢舞,锣鼓齐鸣。天上地下,相映生辉,“红火”达到高峰。进入80年代,又出现了电器机械灯、礼花、彩车等。昔日,在川区农村,是日夜各家扎火把,点燃送到村外,意在驱送灾难。多数村和城内,还有点黄河灯之习,今已不进行。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